

WhatsApp詐騙通常透過以下模式誘使受害者上當:
冒充親友借錢
騙徒盜用或偽造受害者親友的WhatsApp帳戶,以「更換新號碼」為由聯繫受害人,並以各種緊急理由要求金錢援助。由於受害人誤以為對方是熟人,往往未經核實便進行轉帳,導致錢財損失。
盜取WhatsApp帳戶
騙徒發送釣魚訊息或假冒官方通知,誘騙受害人提供WhatsApp驗證碼,藉此盜取帳戶。成功登入後,騙徒便冒充受害人身份向其聯絡人繼續行騙。
假冒客服詐騙
騙徒偽裝成WhatsApp官方客服,發送「帳戶異常」或「需要驗證身份」等訊息,誘使用戶提供驗證碼或登入資料,進而控制帳戶並實施進一步詐騙。
假招聘詐騙
騙徒透過WhatsApp聯繫受害人,聲稱提供高薪兼職機會,如「點讚賺錢」或「每日獎勵數百元」,並要求預先支付「保證金」或「手續費」。一旦受害人付款,騙徒便失去聯絡。
網購詐騙
騙徒在WhatsApp上以低價銷售名牌商品、電子產品或門票等吸引受害人,收款後不發貨、發送假貨,或直接封鎖受害人。
假冒銀行或政府機構
騙徒冒充銀行、入境處或警務處等機構,謊稱受害人的帳戶涉及案件或違規,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「保證金」以進行詐騙。
常見的WhatsApp詐騙手法
假冒親友借錢詐騙
此類騙局中,騙徒常假扮受害人的親友,聲稱更換了新號碼並以緊急情況(如醫療費用、在外受困等)為由借款,同時使用真實親友的頭像以提高可信度。
🔒 防範方法:
收到借錢請求時,應透過原有聯絡方式或致電對方以確認身份。
切勿輕易向新號碼或未經核實的帳戶轉帳。
WhatsApp帳戶盜用詐騙
騙徒透過釣魚訊息或冒充客服騙取驗證碼,盜取帳戶後進一步詐騙受害人的聯絡人。
🔒 防範方法:
啟用雙重驗證(2FA)功能,增強帳戶安全性。
絕不向任何人透露驗證碼,包括自稱官方客服的人員。
假招聘詐騙
騙徒以輕鬆高薪的兼職機會誘騙受害人,要求預付費用後便消失無蹤。
🔒 防範方法:
正規招聘不會要求求職者預先付款。
應查證招聘公司的真實性,避免因小利受騙。
網購詐騙
騙徒以遠低於市價的商品吸引受害人,收款後不履行交易。
🔒 防範方法:
對過於低廉的商品保持警惕。
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平台並使用安全支付方式。
假冒銀行或政府機構詐騙
騙徒冒充公權力機構,以涉嫌犯罪或罰款為由,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。
🔒 防範方法:
政府部門及銀行不會透過WhatsApp索取個人資料或要求轉帳。
應直接致電相關機構的官方電話求證。
如何防範WhatsApp詐騙?
啟用雙重驗證(2FA):為帳戶設定6位數密碼,有效防止未經授權的登入。
不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:避免在釣魚網站中輸入個人資料。
核實親友身份:對任何借錢或求助請求,應透過其他管道確認對方身份。
保護個人資料:切勿隨意提供驗證碼、身份證號碼、銀行帳戶等敏感資訊。
定期登出不明裝置:檢查並登出來歷不明的已連結裝置,確保帳戶安全。